Album Cover

重生红楼之薛蟠的另类人生

小小的橘子

第四章 宴裘良薛蟠诉境况

福伯款步复入那大厅之中,抬眼便见薛蟠端端然坐于太师椅上,往日那懒洋洋的神态早 已消散无遗,周身透着一股往昔难见的精明干练之气,瞧着竟似换了个人一般。

“少爷。”福伯心下忽觉异样,往日里在他眼中那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大少爷,此刻 身上竟隐隐弥散出一种慑人的威势,直教他言辞间不由自主地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再不 敢如往昔般随意言语了。

“福伯,你随我薛家已然二十余载了吧。”薛蟠只拿那双淡淡的目光望向福伯,徐徐开 口说道,那语调虽平缓,却似含着别样深意。

“正是,已然二十五年矣。”福伯不禁慨然叹道,面上满是追忆之色,“回忆往昔,吾 家突遭大灾,几近绝境,幸得老爷心怀慈悲、仗义援手,吾这把老骨头方能苟延残喘, 留存至今,哪还有这等福分站在此处呀。”言罢,眼角隐有泪花闪烁。

“二十五年,诚非短时也。”薛蟠原本平缓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些许,略显高亢,话语 里透着几分感慨与憾意,“惜乎那终年留于薛家之人,却没了福伯这般感恩戴德之心, 着实令人心寒呐。”

“少爷……”福伯惊愕地抬眼,直直地直视着薛蟠,心间莫名涌起一股陌生之感,仿若眼 前之人已非昔日那个他看着长大、熟稔至极的大少爷了,一时竟怔在了原地。

“罢了,福伯,你且去办几件要事。”薛蟠似未察觉福伯的讶异,只自顾自地径直吩咐 道,“福伯先往舅舅家去,向舅舅借些精于查账的能手,而后再往那‘伯伦不归’处, 订下一桌精致酒席,邀五城兵马司的裘大人一聚,此事万不可耽搁了。”

“少爷这是欲……”福伯听闻此言,面上先是一愣,旋即面露激动之色,目中隐有泪花闪 烁,喉咙似被物哽住,一时竟哽咽难言,只是望着薛蟠,嘴唇微微颤抖着。

薛蟠却未作回应,只将目光遥向远方,似在思忖着什么,少顷,便起身,径直离去了, 独留福伯一人站在那大厅之中,望着薛蟠离去的背影,久久未动,心中五味杂陈。

且说那伯伦不归,乃是京都内数一数二的酒楼,声名远扬,每日里皆是宾客盈门,热闹 非常。上至王公贵胄、达官显贵,下至进京赴考的书生士子,皆钟情于此处宴饮作乐, 或谈天说地,或商讨要事。

那酒楼之内,雕梁画栋,尽显精致与华贵。朱红的立柱上,雕着寓意祥瑞的祥兽图案, 栩栩如生,房梁间绘着绚丽多彩的彩绘,或为仙山琼阁,或为花鸟鱼虫,令人赏心悦 目。店内的陈设亦颇为雅致,桌椅皆是用上好的檀木精心打造,擦拭得光亮可鉴,摆放 的花瓶中插着应季的鲜花,幽香阵阵,芬芳满室。往来的侍者皆身着统一的青色衣衫, 身姿矫健,手脚麻利,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穿梭其间,更添一片繁华热闹之象。 地字号包房之内,此刻正呈觥筹交错之景,席间气氛颇为和洽,薛蟠与一男子言笑晏 晏,其乐融融。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那肥美的烧鹅,皮脆肉嫩,泛着诱人的光泽,仿 佛在诉说着它的美味;那鲜美的鲈鱼,清蒸之后淋上秘制的酱汁,鲜香扑鼻,令人垂涎 欲滴;还有那精致的点心,模样小巧可爱,入口即化,甜润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诸般美 味,酒香菜美,直叫人赞不绝口。

“哈哈,薛兄弟大病方愈,本该我设宴为兄弟好好庆贺一番才是,未料薛兄弟反倒先行 了此举,也罢,今日裘良便借花献佛,恭贺薛兄弟身体康健,往后诸事顺遂了。”酒席 之上,男子一二十许,举盏而起,朗笑说道。

只见此人着一袭锦袍,那锦袍之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精美的花纹,在烛火的映照下熠熠生 辉,似繁星闪烁。头戴一顶玉冠,玉质温润细腻,雕琢工艺精湛。此人正是薛蟠着人请 来,在五城兵马司任职的裘良,乃是四王八公十二侯中景田侯之孙,出身不凡,身份尊 崇,在这京城里亦是颇有名望。

往昔那薛蟠,常被旁人视作不学无术、只知玩乐的纨绔子弟,整日里没个正形,只知寻 些荒唐事儿来做。然细细究来,亦非全无长处,这义气二字,大抵便是他唯一可称道之 处了。

只是薛蟠自视的那义气,于旁人眼中看来,却仿若成了一可随意支取钱财的“钱袋 子”,冤大头是也。那些与他结交之人,大多不过是酒肉朋友,平日里只跟着他吃喝玩 乐,图些银钱好处,鲜少真心相待。然好在这其中,亦不乏一二真心之人,但凡不涉及 切身利害,薛蟠有所求时,他们多多少少也会出手相帮一二,倒也算难得了。

“多谢哥哥挂怀。”薛蟠闻得裘良之言,亦不扭捏作态,爽然举盏,仰头一饮而尽,那 动作干净利落,尽显豪迈之态。其眼神坚定,举止洒脱,毫无往日的拖沓之态,令人观 之,更觉其性情爽利,似是真个改了往日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