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蛰居于梨香园之中,已然数月有余,其间竟未曾踏出园门,去那市井繁华处花天酒
地,亦未如往昔般呼朋唤友,肆意游乐。若不是薛姨妈深知眼前这儿子,连身上胎记都
与从前一般无二,怕是任谁言说,她亦难信此事为真矣。
且说这薛蟠,历经数月之艰苦勤勉,虽不敢言学业之上已达突飞猛进之境,然于囫囵吞
枣、粗学浅悟之下,亦收获颇丰也。
单论写字这一途,较之于往昔,真可谓有天壤之别。昔日那字,凌乱不堪,难登大雅之
堂,如今再观,虽尚未能具书法大家之超凡风骨,却也初具几分独特韵味,瞧着颇为别
致,令人眼前一亮,足见其数月之功未曾白费也。
至于那书籍学问方面,更是勤勉有加,竟已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
只是若论对书中意旨之理解,便也只能如那五柳先生所言,暂且“不求甚解”了。盖因
书中义理深邃,非一时之功可通透领悟,需岁月沉淀、细细琢磨方可。
时至今日,薛蟠深知,仅凭一己苦学,恐难再有更多进益,此刻犹如行舟至水中央,若
无掌舵之人指引,恐易迷失方向,故而接下来所需者,乃是得遇一位贤良博学之师,恳
请其传道授业解惑,方能于学问一途更上一层楼也。然此事亦不可操之过急,需徐徐图
之,觅得最为契合之良师方可。
虽薛蟠于现代社会便不怎么出门,且这古代社会并无诸多娱乐设施以供消遣,然于家中
苦读数月之久,薛蟠亦觉身心俱疲矣。
此刻难得有了休憩之时,薛蟠怎会急于再去寻那苦差使呢?遂趁着这偷得浮生半日闲之
机,薛蟠赶忙向薛姨妈禀告一声,欲出门去。想那往日之时,若这般行事,薛姨妈定是
要将其狠狠训斥一番,可如今却大为不同,薛姨妈心中甚是放心,且思忖着薛蟠在屋中
久待亦非好事,今见他主动提出要出去,哪有不应允之理,反倒殷切嘱咐道:“莫要早